学院新闻NEWS
-
长江后浪推前浪,护航新生乘风破浪-------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召开学工教务融合、教务培训双会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召开学工教务融合、教务培训双会 为深入贯彻中共南京大学第11次党代会精神,以改革推进内涵式发展,用实干促进高质量提升,完善我校三元四维人才培养新体系,加快推进一流本科教育建设,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火热推进“熔炉工程”建设,2020年12月15日召开学工教务融合、教务培训双会。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刘斌、党委副书记孔令红,本科生院教学运行服务中心主任董婷,毓琇书院学生事务中心主任邓泽燕,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新生导师代表王自强、实验教学中心副主任张志俭、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务员、教学秘书陈嘉艳老师等13名教师和209名2020级电子信息类新生出席会议。学工教务融合会议学习更新了教育理念,更加注重以德为先全面发展,更加注重面向人人因材施教、知行合一,更加注重融合发展、共建共享。学工、教务和学业导师联动融合,就充分发挥新生学业导师作用、充分发挥电子实验中心的示范作用、学工教务协调、学业预警、家校沟通、期中成绩等方面的工作展开了讨论并达成了共识。随后召开的教务培训会上,本科生院教学运行服务中心董婷主任、薛海彦老师和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务员、教学秘书陈2020-12-28长江后浪推前浪,护航新生乘风破浪-------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召开学工教务融合、教务培训双会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召开学工教务融合、教务培训双会 为深入贯彻中共南京大学第11次党代会精神,以改革推进内涵式发展,用实干促进高质量提升,完善我校三元四维人才培养新体系,加快推进一流本科教育建设,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火热推进“熔炉工程”建设,2020年12月15日召开学工教务融合、教务培训双会。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刘斌、党委副书记孔令红,本科生院教学运行服务中心主任董婷,毓琇书院学生事务中心主任邓泽燕,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新生导师代表王自强、实验教学中心副主任张志俭、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务员、教学秘书陈嘉艳老师等13名教师和209名2020级电子信息类新生出席会议。学工教务融合会议学习更新了教育理念,更加注重以德为先全面发展,更加注重面向人人因材施教、知行合一,更加注重融合发展、共建共享。学工、教务和学业导师联动融合,就充分发挥新生学业导师作用、充分发挥电子实验中心的示范作用、学工教务协调、学业预警、家校沟通、期中成绩等方面的工作展开了讨论并达成了共识。随后召开的教务培训会上,本科生院教学运行服务中心董婷主任、薛海彦老师和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务员、教学秘书陈
-
喜报|电子学院在“华为杯”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再创佳绩!喜报|电子学院在“华为杯”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再创佳绩!11月24日,“华为杯”第十七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专家委员会发布评审结果。电子学院研究生再创佳绩,获得国家一等奖1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13项!本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于2020年9月17-21日顺利举行,来自国际和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共456个研究生培养单位的14436队研究生交卷参赛。研究生院、电子学院党委、院研工办大力做好该项赛事的组织工作,前期广泛宣传动员,并邀请数学系江惠坤教授为电子学院研究生做数学建模竞赛培训指导。同时为参赛同学开放专门的竞赛场地,给予经费支持及充分条件保障。近年来,我院持续积极鼓励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开拓创新、将课堂知识运用到科技创新中去,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2018年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我院斩获3项国家一等奖,其中SIT-ZERO团队同时获得2018年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创新之星”称号。据悉,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起源于2003年,自2004年起成为全国性赛事,南京大学是本项赛事的发起单位和组委会成员单位。赛事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指导、中国科协青少2020-11-24喜报|电子学院在“华为杯”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再创佳绩! 喜报|电子学院在“华为杯”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再创佳绩!11月24日,“华为杯”第十七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专家委员会发布评审结果。电子学院研究生再创佳绩,获得国家一等奖1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13项!本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于2020年9月17-21日顺利举行,来自国际和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共456个研究生培养单位的14436队研究生交卷参赛。研究生院、电子学院党委、院研工办大力做好该项赛事的组织工作,前期广泛宣传动员,并邀请数学系江惠坤教授为电子学院研究生做数学建模竞赛培训指导。同时为参赛同学开放专门的竞赛场地,给予经费支持及充分条件保障。近年来,我院持续积极鼓励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开拓创新、将课堂知识运用到科技创新中去,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2018年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我院斩获3项国家一等奖,其中SIT-ZERO团队同时获得2018年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创新之星”称号。据悉,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起源于2003年,自2004年起成为全国性赛事,南京大学是本项赛事的发起单位和组委会成员单位。赛事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指导、中国科协青少
-
电子学院团队获得第六届 “互联网+”大赛全国银奖2020年11月17日至19日,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在华南理工大学举行。经过校级初赛、省级复赛、全国总决赛等环节的激烈角逐,电子学院参赛项目“RMiCore:可重构同态加密处理器”项目突破重围,先后获江苏省决赛金奖,全国决赛银奖。获奖作品介绍项目名称:RMiCore:可重构同态加密处理器团队成员:宋文清,徐琮玮,梁晨,赵毅峰,沈思睿指导教师:李丽,傅玉祥,汤扬,吴蓉参赛项目介绍本项目创业团队依托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李丽教授在可重构计算芯片领域多年专利论文等创新研究和扎实的芯片工程实现技能积累,致力于满足在物联网、人工智能及云计算等多种趋势共同推动下逐渐显现出的机构及个人隐私保护的重大需求。项目核心同态加密芯片支持乘法同态、加法同态等多种同态加密算法,配置时间小于50ns,能效相比IBM、星云等GPU实现提升近千倍。项目秉承着从云到端的发展规划,从FPGA系统出发,逐步推动运营商和企业云安全联合项目;定义和设计云侧可重构加速板卡,形成专利布局。目前数据安全需求是刚需,可重构架构提供灵活性和算法,可有效为大数据时代的数据隐私保驾护航。据悉,第六届中国2020-11-23电子学院团队获得第六届 “互联网+”大赛全国银奖 2020年11月17日至19日,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在华南理工大学举行。经过校级初赛、省级复赛、全国总决赛等环节的激烈角逐,电子学院参赛项目“RMiCore:可重构同态加密处理器”项目突破重围,先后获江苏省决赛金奖,全国决赛银奖。获奖作品介绍项目名称:RMiCore:可重构同态加密处理器团队成员:宋文清,徐琮玮,梁晨,赵毅峰,沈思睿指导教师:李丽,傅玉祥,汤扬,吴蓉参赛项目介绍本项目创业团队依托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李丽教授在可重构计算芯片领域多年专利论文等创新研究和扎实的芯片工程实现技能积累,致力于满足在物联网、人工智能及云计算等多种趋势共同推动下逐渐显现出的机构及个人隐私保护的重大需求。项目核心同态加密芯片支持乘法同态、加法同态等多种同态加密算法,配置时间小于50ns,能效相比IBM、星云等GPU实现提升近千倍。项目秉承着从云到端的发展规划,从FPGA系统出发,逐步推动运营商和企业云安全联合项目;定义和设计云侧可重构加速板卡,形成专利布局。目前数据安全需求是刚需,可重构架构提供灵活性和算法,可有效为大数据时代的数据隐私保驾护航。据悉,第六届中国
-
电子学院团队荣获IEEE MMSP 2020图像压缩竞赛“最佳性能方案奖”在刚刚由IEEE MMSP 2020与JPEG-AI联合举行的IEEE MMSP 2020 Grand Challenge,JPEG AI Challenge on Learning-based Image Coding竞赛中,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团队荣获“最佳性能方案奖”。本项目由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陈彤、刘浩杰和陆明三位同学合作完成,指导教师为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马展老师。第22届 IEEE MMSP 2020 于2020年9月21日至24日在线上举行。由IEEE信号处理协会(SPS)的多媒体信号处理技术委员会组织,旨在汇集学术界和工业界对多媒体信号处理充满热情的研究人员和实践者,分享他们的知识,交流思想,探索未来的研究方向和网络。本次大赛旨在寻求技术贡献,证明基于学习的方法对图像内容进行有效编码。根据获得的实验结果以及对提交的图像编码解决方案的重要性、新颖性和影响的回顾,马展老师团队的方案在赛事方组织的第三方盲测中,超越了三星、腾讯、北京大学等多家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和企业,最终成为挑战赛的优胜者,南京大学的NJU-VISION团队最终获得“最佳性能方案奖“。2020-11-20电子学院团队荣获IEEE MMSP 2020图像压缩竞赛“最佳性能方案奖” 在刚刚由IEEE MMSP 2020与JPEG-AI联合举行的IEEE MMSP 2020 Grand Challenge,JPEG AI Challenge on Learning-based Image Coding竞赛中,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团队荣获“最佳性能方案奖”。本项目由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陈彤、刘浩杰和陆明三位同学合作完成,指导教师为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马展老师。第22届 IEEE MMSP 2020 于2020年9月21日至24日在线上举行。由IEEE信号处理协会(SPS)的多媒体信号处理技术委员会组织,旨在汇集学术界和工业界对多媒体信号处理充满热情的研究人员和实践者,分享他们的知识,交流思想,探索未来的研究方向和网络。本次大赛旨在寻求技术贡献,证明基于学习的方法对图像内容进行有效编码。根据获得的实验结果以及对提交的图像编码解决方案的重要性、新颖性和影响的回顾,马展老师团队的方案在赛事方组织的第三方盲测中,超越了三星、腾讯、北京大学等多家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和企业,最终成为挑战赛的优胜者,南京大学的NJU-VISION团队最终获得“最佳性能方案奖“。
-
我院本科生学术论文荣获第十三届全国大创年会“优秀论文奖”2020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由教育部高教司主办的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在重庆大学举行。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2017级本科生熊博航的论文“基于双向探测的POTDR系统”从入围年会的202篇学术论文中脱颖而出,获得年会“优秀论文”奖(全国仅20个)。该论文是根据2019年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分布式扰动系统开发”的成果撰写而成,本项目由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顾婧、熊博航和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的李孟灏、罗孝松4位同学合作完成,指导教师为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窦蓉蓉和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的王峰。该项目研究的POTDR分布式传感系统是目前安防领域新兴的一种技术,具有传感距离长、灵敏度高、成本低、环境适应性强等优点。项目的创新点之一是着眼于传统POTDR系统实时探测的扰动点数量受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创新的双路探测POTDR系统。此双路系统仅需一套POTDR系统的成本,便能实现两套系统的探测功能,能同时检测的最大扰动数量是原先的两倍。该论文已在SCI Q2区的IEEE Phtonics Journal 上发表。凭借着认真精进的答辩态度,项目组4位同学们专门重新搭建实验平台2020-11-05我院本科生学术论文荣获第十三届全国大创年会“优秀论文奖” 2020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由教育部高教司主办的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在重庆大学举行。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2017级本科生熊博航的论文“基于双向探测的POTDR系统”从入围年会的202篇学术论文中脱颖而出,获得年会“优秀论文”奖(全国仅20个)。该论文是根据2019年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分布式扰动系统开发”的成果撰写而成,本项目由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顾婧、熊博航和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的李孟灏、罗孝松4位同学合作完成,指导教师为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窦蓉蓉和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的王峰。该项目研究的POTDR分布式传感系统是目前安防领域新兴的一种技术,具有传感距离长、灵敏度高、成本低、环境适应性强等优点。项目的创新点之一是着眼于传统POTDR系统实时探测的扰动点数量受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创新的双路探测POTDR系统。此双路系统仅需一套POTDR系统的成本,便能实现两套系统的探测功能,能同时检测的最大扰动数量是原先的两倍。该论文已在SCI Q2区的IEEE Phtonics Journal 上发表。凭借着认真精进的答辩态度,项目组4位同学们专门重新搭建实验平台
-
零距离对话人工智能——电子学院本科生赴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开展实践教学零距离对话人工智能——电子学院本科生赴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开展实践教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所开设的《人工智能工程基础》和《人工智能基础与产业发展》等课程一直坚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人工智能系列课程的建设通过与南京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南京地平线技术有限公司、南京南瑞集团等多家企业的合作,打造教学与科技企业互动的平台,感受产业前沿创造,创新大学教学的新样态、新形式。9月2日上午,系列课程主讲彭成磊老师带领课程内60多名学生前往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零距离与产业专家互动交流,深入产业前沿开展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中,图灵院高鑫经理以图灵院自建院以来的各项事业发展及人才团队为切入点,从“智慧金融”、“智慧医疗”、“智慧城市”、“智能制造”和“智慧生活”五个板块讲解了已在图灵院孵化的人工智能初创项目的具体情况。同学们一边听着讲解一边饶有兴趣地进行现场体验。最后的“时光隧道”部分总结了世界人工智能技术自诞生以来的发展简史和图灵人工智能院的发展历程。随后,同学们一起倾听了四位产业界专家带来的精彩报告。首先,图灵深视技术负责人刘曦讲解了“AI互联网防伪应用”。他们团队抓住了奢侈品市场鉴定的痛点,利用人工智能2020-09-07零距离对话人工智能——电子学院本科生赴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开展实践教学 零距离对话人工智能——电子学院本科生赴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开展实践教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所开设的《人工智能工程基础》和《人工智能基础与产业发展》等课程一直坚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人工智能系列课程的建设通过与南京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南京地平线技术有限公司、南京南瑞集团等多家企业的合作,打造教学与科技企业互动的平台,感受产业前沿创造,创新大学教学的新样态、新形式。9月2日上午,系列课程主讲彭成磊老师带领课程内60多名学生前往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零距离与产业专家互动交流,深入产业前沿开展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中,图灵院高鑫经理以图灵院自建院以来的各项事业发展及人才团队为切入点,从“智慧金融”、“智慧医疗”、“智慧城市”、“智能制造”和“智慧生活”五个板块讲解了已在图灵院孵化的人工智能初创项目的具体情况。同学们一边听着讲解一边饶有兴趣地进行现场体验。最后的“时光隧道”部分总结了世界人工智能技术自诞生以来的发展简史和图灵人工智能院的发展历程。随后,同学们一起倾听了四位产业界专家带来的精彩报告。首先,图灵深视技术负责人刘曦讲解了“AI互联网防伪应用”。他们团队抓住了奢侈品市场鉴定的痛点,利用人工智能
-
【我学我思】电子学院大三学生抗疫之“云端网课”学习体验“我能想象对着电脑讲课,同学们的反应基本看不到,可能很难打起精神,但老师们授课都还是生动的,必须感谢老师们的辛勤付出。目前我所学习的几门课,线上教学开展得都不错,技术上没有问题,我认为自己学到的东西和线下上课差不多。比较遗憾的是实验课程没有开展,这个实属无奈 ”-------171180603朱嘉禾 江苏苏州“我感觉上网课体验挺好的,毕竟能在家里上学的机会就不多,这也是一种新体验。不管是网课还是学校上课,都只是学习的途径而已,只要最后能达到学习知识这一目的,就都是能接受的”-------171180599 崔博森 台湾“虽然一开始上网课是无奈之举,但是随着对网课的熟悉,我发现这种教学形式也有其可取之处。现在网上教学有两种,一种是提前录制,然后自主观看。这种方式比较便利,不受时间的限制,能够让我自由安排时间,而且在课后能够反复观看,甚至可以停顿下来。但是这确实也缺少和老师即时的互动。还有一种就是线上直播,这种方式大大地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感,有问题也能够及时与老师反映,就是时间是限定好的。总而言之,网课的体验感还是很好的。”------171180029 包欣宇江苏南通202020-06-10【我学我思】电子学院大三学生抗疫之“云端网课”学习体验 “我能想象对着电脑讲课,同学们的反应基本看不到,可能很难打起精神,但老师们授课都还是生动的,必须感谢老师们的辛勤付出。目前我所学习的几门课,线上教学开展得都不错,技术上没有问题,我认为自己学到的东西和线下上课差不多。比较遗憾的是实验课程没有开展,这个实属无奈 ”-------171180603朱嘉禾 江苏苏州“我感觉上网课体验挺好的,毕竟能在家里上学的机会就不多,这也是一种新体验。不管是网课还是学校上课,都只是学习的途径而已,只要最后能达到学习知识这一目的,就都是能接受的”-------171180599 崔博森 台湾“虽然一开始上网课是无奈之举,但是随着对网课的熟悉,我发现这种教学形式也有其可取之处。现在网上教学有两种,一种是提前录制,然后自主观看。这种方式比较便利,不受时间的限制,能够让我自由安排时间,而且在课后能够反复观看,甚至可以停顿下来。但是这确实也缺少和老师即时的互动。还有一种就是线上直播,这种方式大大地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感,有问题也能够及时与老师反映,就是时间是限定好的。总而言之,网课的体验感还是很好的。”------171180029 包欣宇江苏南通20
-
电子学院“熔炉工程”青计划启蒙周 系列活动成功举办为积极响应学校熔炉工程建设,进一步落实‘出彩计划’,推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同时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专业、了解专业,2020年5月26日开始,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开展大学生生涯规划“青”计划启蒙教育活动,活动主要分为:专业启蒙教育、环电两院职业规划大赛、“学涯指导、朋辈引领”等3个系列,着力为低年级本科生提供生涯规划支持与专业启蒙指导。5月26日,学院以“云直播+云答疑”形式举办专业启蒙教育讲座,负责本科教学的院长刘斌老师,来自各专业和实验教学中心的李丽老师、何亮老师、贾小氢老师、马展老师、张志俭老师、2019级辅导员和全体大一学生参加了本次活动。刘斌从南京大学“三三制”人才培养模式谈起,介绍了学院概况、专业设置整体情况、各学科方向特点以及大二上学期专业分流流程等内容,勉励同学们珍惜大学时光,成长成才。在学院四个本科专业具体介绍环节,贾小氢、何亮、李丽、马展四位老师分别就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系统集成、通信工程四个不同专业,向同学们介绍了悠久的学科发展历史、强大的师资队伍、丰富的研究方向、毕业生广阔的就业前景等多方面内容。四位老师多次提醒同学们,专业选择要2020-05-30电子学院“熔炉工程”青计划启蒙周 系列活动成功举办 为积极响应学校熔炉工程建设,进一步落实‘出彩计划’,推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同时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专业、了解专业,2020年5月26日开始,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开展大学生生涯规划“青”计划启蒙教育活动,活动主要分为:专业启蒙教育、环电两院职业规划大赛、“学涯指导、朋辈引领”等3个系列,着力为低年级本科生提供生涯规划支持与专业启蒙指导。5月26日,学院以“云直播+云答疑”形式举办专业启蒙教育讲座,负责本科教学的院长刘斌老师,来自各专业和实验教学中心的李丽老师、何亮老师、贾小氢老师、马展老师、张志俭老师、2019级辅导员和全体大一学生参加了本次活动。刘斌从南京大学“三三制”人才培养模式谈起,介绍了学院概况、专业设置整体情况、各学科方向特点以及大二上学期专业分流流程等内容,勉励同学们珍惜大学时光,成长成才。在学院四个本科专业具体介绍环节,贾小氢、何亮、李丽、马展四位老师分别就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系统集成、通信工程四个不同专业,向同学们介绍了悠久的学科发展历史、强大的师资队伍、丰富的研究方向、毕业生广阔的就业前景等多方面内容。四位老师多次提醒同学们,专业选择要
-
18832件电子元器件!南大给学生空投爱心“大礼包”!交汇点讯 “老师,我是台湾桃园的学生丁慧慈,我收到大礼包啦!谢谢老师!”“老师,我在新疆阿勒泰,下午4点收到快递,里面元器件都是全的,谢谢老师!”4月18日,在寄出去的第四天,最偏远的新疆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同学叶斯哈提·也尔肯发来收到快递的消息。新疆阿勒泰地区叶斯哈提·也尔肯同学台湾省桃园市丁慧慈同学收到大礼包 青海省西宁市李世桥同学 江苏省扬州市姜海阳同学北京市朝阳区姜高翔同学 记者了解到,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的214位同学都收到了来自学校的同款“大礼包”,共计18832件电子元器件。这是春季学期修读《电路分析实验》和《模拟电路实验》所需的居家实验套件,同学们把实验室“搬”回了家,不返校远程也可以搭建电路实验。 南京大学开展线上教学后,电子实验课程面临无中生有中做电路实验的窘境。南大电子学院张志俭老师表示,虽然电子信息类实验课程也可以采用软件仿真形式开展线上教学,但是软件仿真始终只是仿真,实际电路由于受元器件精度、导线接触、输入信号、测量仪器等因素干扰,同一个电路的仿真结果和真实结果会有所差异,合格的电子工程师必须具备电路设计能力,通过调节电2020-04-1918832件电子元器件!南大给学生空投爱心“大礼包”! 交汇点讯 “老师,我是台湾桃园的学生丁慧慈,我收到大礼包啦!谢谢老师!”“老师,我在新疆阿勒泰,下午4点收到快递,里面元器件都是全的,谢谢老师!”4月18日,在寄出去的第四天,最偏远的新疆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同学叶斯哈提·也尔肯发来收到快递的消息。新疆阿勒泰地区叶斯哈提·也尔肯同学台湾省桃园市丁慧慈同学收到大礼包 青海省西宁市李世桥同学 江苏省扬州市姜海阳同学北京市朝阳区姜高翔同学 记者了解到,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的214位同学都收到了来自学校的同款“大礼包”,共计18832件电子元器件。这是春季学期修读《电路分析实验》和《模拟电路实验》所需的居家实验套件,同学们把实验室“搬”回了家,不返校远程也可以搭建电路实验。 南京大学开展线上教学后,电子实验课程面临无中生有中做电路实验的窘境。南大电子学院张志俭老师表示,虽然电子信息类实验课程也可以采用软件仿真形式开展线上教学,但是软件仿真始终只是仿真,实际电路由于受元器件精度、导线接触、输入信号、测量仪器等因素干扰,同一个电路的仿真结果和真实结果会有所差异,合格的电子工程师必须具备电路设计能力,通过调节电
-
喜报|我院学子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再创佳绩喜报|我院学子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再创佳绩2019年11月7至13日,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学联、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十六届“挑战杯”北航投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行。经过激烈角逐,南京大学斩获特别一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再次捧得“优胜杯”。其中由我院学生参与的“深紫外荧光双光谱溶解性有机物快速检测技术及其应用”获得本届挑战杯特别一等奖,“一种基于量子点微纳结构的Micro-LED显示芯片”获得本届挑战杯二等奖。“挑战杯”竞赛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每2年举办一次,是国内参与人数最多、级别最高、影响力最广的综合性学生科技创新赛事,并成为部分大学排行榜创新人才培养成果的重要指标。本届“挑战杯”以“挑战逐梦、科创报国”为主题,经过省级比赛、全国初评和复审,共有213所高校的447件作品角逐终审决赛。在终审决赛期间,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傅振邦、江苏团省委副书记林小异等领导视察项目,与参赛学生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对我院项目给予高度评价。我院参赛选手向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傅振邦介绍项目2019-11-15喜报|我院学子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再创佳绩 喜报|我院学子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再创佳绩2019年11月7至13日,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学联、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十六届“挑战杯”北航投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行。经过激烈角逐,南京大学斩获特别一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再次捧得“优胜杯”。其中由我院学生参与的“深紫外荧光双光谱溶解性有机物快速检测技术及其应用”获得本届挑战杯特别一等奖,“一种基于量子点微纳结构的Micro-LED显示芯片”获得本届挑战杯二等奖。“挑战杯”竞赛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每2年举办一次,是国内参与人数最多、级别最高、影响力最广的综合性学生科技创新赛事,并成为部分大学排行榜创新人才培养成果的重要指标。本届“挑战杯”以“挑战逐梦、科创报国”为主题,经过省级比赛、全国初评和复审,共有213所高校的447件作品角逐终审决赛。在终审决赛期间,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傅振邦、江苏团省委副书记林小异等领导视察项目,与参赛学生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对我院项目给予高度评价。我院参赛选手向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傅振邦介绍项目
-
我院2015级本科生裴梦皎在第12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中获优秀论文奖2019年10月11日至13日,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在浙江省德清县举行。我校商学院本科生殷至舟同学的“制造业中小企业创新的成功之路”和电子与科学工程学院本科生裴梦皎的“基于二维有机功能材料的超低功耗铁电存储器”从入围年会的188篇学术论文中脱颖而出,获得年会“优秀论文”奖。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张宽的项目“基于MICP微生物成矿作用的土体加固技术与机理研究”以及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本科生霍婧雯的项目“基于多角度无人机高光谱遥感的森林叶绿素含量估算”入围本次年会创新展示项目,在项目展示环节中获得了各高校师生和大会专家组的关注。裴梦皎同学在答辩现场“基于二维有机功能材料的超低功耗铁电存储器”是由我院李昀教授指导,2015级本科生裴梦皎参与的一项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该项目针对铁电有机场效应晶体管中高的工作电压和慢的数据开关引起巨大能耗的问题,采用液相法制备基于二维有机功能材料的铁电存储器,器件性能全面提高,仅需要pJ级的能量损耗,小于基于传统体薄膜的晶体管型存储器所需能量的0.1%。在论文的汇报环节,裴梦皎同学从薄膜的制备、表征,到器件构建及性能分析,阐明了将2019-10-16我院2015级本科生裴梦皎在第12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中获优秀论文奖 2019年10月11日至13日,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在浙江省德清县举行。我校商学院本科生殷至舟同学的“制造业中小企业创新的成功之路”和电子与科学工程学院本科生裴梦皎的“基于二维有机功能材料的超低功耗铁电存储器”从入围年会的188篇学术论文中脱颖而出,获得年会“优秀论文”奖。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张宽的项目“基于MICP微生物成矿作用的土体加固技术与机理研究”以及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本科生霍婧雯的项目“基于多角度无人机高光谱遥感的森林叶绿素含量估算”入围本次年会创新展示项目,在项目展示环节中获得了各高校师生和大会专家组的关注。裴梦皎同学在答辩现场“基于二维有机功能材料的超低功耗铁电存储器”是由我院李昀教授指导,2015级本科生裴梦皎参与的一项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该项目针对铁电有机场效应晶体管中高的工作电压和慢的数据开关引起巨大能耗的问题,采用液相法制备基于二维有机功能材料的铁电存储器,器件性能全面提高,仅需要pJ级的能量损耗,小于基于传统体薄膜的晶体管型存储器所需能量的0.1%。在论文的汇报环节,裴梦皎同学从薄膜的制备、表征,到器件构建及性能分析,阐明了将
-
[电子学院]举办新生学业导师见面会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实施新时代南京大学三三制2.0本科人才培养改革,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2019-09-29[电子学院]举办新生学业导师见面会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实施新时代南京大学三三制2.0本科人才培养改革,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
-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举行“重温入党誓词,牢记初心使命”主题党日活动为帮助广大教职工党员和博士生党员更好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教育中切实做到不忘初心,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于9月21日组织学院教师支部和博士生支部赴有“苏南小延安”之称的溧水李巷,开展“重温入党誓词,牢记初心使命”主题党日活动。首先,由学院党委书记闵建洪同志领誓,新党员陶佳同志面对鲜红的党旗,进行了庄严的入党宣誓,其他党员同志一起重温了入党誓词。接着,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党员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先后瞻仰了抗日战争收藏馆、苏南新四军廉政教育馆、陈毅旧居、钟国楚旧居、梅章旧居、李坚真旧居、李孝廉旧居、新四军主力部队(十六旅)的驻地、苏南区行政公署及中共苏皖区党委旧址,同志们在展示革命先烈战斗场景的图片前驻足,在弥足珍贵的革命文物前沉思,大家一起重温新四军的艰苦斗争岁月和革命发展历程,深切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结合溧水抗日斗争史,党员们聆听了专题党课,了解李巷抗战史和李巷的今与昔。李巷党支部书记李孝廉为保护乡亲挺身而出,两次被捕遭受严刑酷打,坚贞不屈,始终严格保守党的秘密的英雄事迹,陈毅带领新四军扫黑除恶保一方平安、深切爱民护民的历史故事,都让大家感悟颇深。在一笔一2019-09-23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举行“重温入党誓词,牢记初心使命”主题党日活动 为帮助广大教职工党员和博士生党员更好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教育中切实做到不忘初心,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于9月21日组织学院教师支部和博士生支部赴有“苏南小延安”之称的溧水李巷,开展“重温入党誓词,牢记初心使命”主题党日活动。首先,由学院党委书记闵建洪同志领誓,新党员陶佳同志面对鲜红的党旗,进行了庄严的入党宣誓,其他党员同志一起重温了入党誓词。接着,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党员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先后瞻仰了抗日战争收藏馆、苏南新四军廉政教育馆、陈毅旧居、钟国楚旧居、梅章旧居、李坚真旧居、李孝廉旧居、新四军主力部队(十六旅)的驻地、苏南区行政公署及中共苏皖区党委旧址,同志们在展示革命先烈战斗场景的图片前驻足,在弥足珍贵的革命文物前沉思,大家一起重温新四军的艰苦斗争岁月和革命发展历程,深切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结合溧水抗日斗争史,党员们聆听了专题党课,了解李巷抗战史和李巷的今与昔。李巷党支部书记李孝廉为保护乡亲挺身而出,两次被捕遭受严刑酷打,坚贞不屈,始终严格保守党的秘密的英雄事迹,陈毅带领新四军扫黑除恶保一方平安、深切爱民护民的历史故事,都让大家感悟颇深。在一笔一
-
[电子学院]组织新生开展实践育人活动9月21日,南京大学电子信息专业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开展实践育人活动,电子学院的200余名新生在年2019-09-23[电子学院]组织新生开展实践育人活动 9月21日,南京大学电子信息专业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开展实践育人活动,电子学院的200余名新生在年
-
E新一意,全新全E所谓E人,在南一方,迎新工作的结束,预示着新生们的大学生活正式开始,相信在学长学姐们热情的迎新中,新生们也会对南大有不一样的印象。相信未来的他们,一定是E新一意,全新全E!2019-09-05E新一意,全新全E 所谓E人,在南一方,迎新工作的结束,预示着新生们的大学生活正式开始,相信在学长学姐们热情的迎新中,新生们也会对南大有不一样的印象。相信未来的他们,一定是E新一意,全新全E!
-
我院举办2019级新生家长见面会2019年9月1日下午一点,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2019级新生家长见面会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教学楼举行。2019-09-04我院举办2019级新生家长见面会 2019年9月1日下午一点,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2019级新生家长见面会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教学楼举行。
-
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总决赛闭幕 南京大学团队当选“研电之星”8月18日,“兆易创新杯”第十四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总决赛闭幕,由我校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张光延、李雨轩、陈春鸣、江浩楠与环境学院吴亚萍等5名研究生和指导老师庄建军、李文涛组成的南京大学“电闪雷鸣”团队荣获全国一等奖(季军),当选“研电之星”,指导老师庄建军荣获“优秀指导老师”,项目负责人张光延同学荣获“最佳答辩奖”。颁奖典礼现场我校报送的项目是《高灵敏度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光电检测技术及其手持式装置》,该项目针对水中溶解性有机物成分的复杂性以及快速灵敏检测的需要,基于对溶解性有机物(DOM)紫外和荧光特性的系统研究解析,获得应用280nm深紫外光源快速灵敏检测DOM的替代性指标:UVA280、蛋白类荧光、腐殖质类荧光。独创“一灯三信号”紫外双荧光同步检测结构,设计研发高灵敏度水中溶解性有机物检测系统,包括以深紫外LED和低功耗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手持式水质检测仪,手机端App分析软件以及云端管理软件。综合利用紫外的广谱性和荧光的灵敏性,实现DOM传感器的快速、灵敏、微型化、低成本化,使DOM高时空密度监测成为可能,在保障饮用水安全、水环境健康、水资源高效利用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答辩现场2019-08-20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总决赛闭幕 南京大学团队当选“研电之星” 8月18日,“兆易创新杯”第十四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总决赛闭幕,由我校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张光延、李雨轩、陈春鸣、江浩楠与环境学院吴亚萍等5名研究生和指导老师庄建军、李文涛组成的南京大学“电闪雷鸣”团队荣获全国一等奖(季军),当选“研电之星”,指导老师庄建军荣获“优秀指导老师”,项目负责人张光延同学荣获“最佳答辩奖”。颁奖典礼现场我校报送的项目是《高灵敏度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光电检测技术及其手持式装置》,该项目针对水中溶解性有机物成分的复杂性以及快速灵敏检测的需要,基于对溶解性有机物(DOM)紫外和荧光特性的系统研究解析,获得应用280nm深紫外光源快速灵敏检测DOM的替代性指标:UVA280、蛋白类荧光、腐殖质类荧光。独创“一灯三信号”紫外双荧光同步检测结构,设计研发高灵敏度水中溶解性有机物检测系统,包括以深紫外LED和低功耗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手持式水质检测仪,手机端App分析软件以及云端管理软件。综合利用紫外的广谱性和荧光的灵敏性,实现DOM传感器的快速、灵敏、微型化、低成本化,使DOM高时空密度监测成为可能,在保障饮用水安全、水环境健康、水资源高效利用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答辩现场
-
电子学院直属党支部与微电子专业博士一支部开展压力容器安全使用宣传教育活动为提高学生在科研学习过程中的安全意识,加强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规范,吸取近日来其他高校出现的由于2019-07-12电子学院直属党支部与微电子专业博士一支部开展压力容器安全使用宣传教育活动 为提高学生在科研学习过程中的安全意识,加强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规范,吸取近日来其他高校出现的由于
-
南京大学第三届青年学者前沿论坛在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成功举行南京大学第三届青年学者前沿论坛电子科学与工程2019-05-20南京大学第三届青年学者前沿论坛在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成功举行 南京大学第三届青年学者前沿论坛电子科学与工程